科技动态
以科技为起点,开启改革新征途
发布时间:2014-04-25 点击量:
4月24日下午,科技处组织召开了2014年度校级课题答辩会,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刘鹤霞主持,副校长崔文勇、教务处处长、发展规划处处长及各学院院长参加了会议,并担任本次答辩会的评委。
校级科研课题作为我校教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着“有实用价值,能解决学校发展、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”的基本原则,面向全校教职员工,大力提倡校本研究、行动研究,深入研究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及特点。其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我校教职员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,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,激发其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为促进学校发展服务。随着今年1月份科技处关于校级课题申报通知的下发,2014年校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开始了,本次课题计划分为两类:科学技术类和教研教改类,其中包括为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实际需要推出的招标项目。
经过这段时间各学院、各部门科研人员的积极努力和精心准备,共上报23项校级课题,包括科学技术类课题3项,教研教改类课题20项。答辩会上23位项目负责人按照时间顺序均以PPT的形式进行现场展示,就其所申报课题的研究背景、意义、国内外现状以及理论依据、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。各位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,对各课题的选题新颖性、设计合理性、实用性、技术创新、研究价值、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指导性点评并提出建议,一些课题现场便得到了专家的认可,如科学技术类项目组《无线传感网络大气环境监测系统》根据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,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对策,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;又如教研教改类项目组《“项目教学法”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》切实有效地提出了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时的新思路新途径,实用性较强。但也有一些课题存在着不足之处,比如有些题目不是很恰当,缺乏针对性,专家们也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,开拓了课题负责人的思路。
答辩结束后,崔校长对此次校级课题的申报情况做出了简要的总结,宣布23项课题中共有18项通过审核,同意立项,同时又对申报成功的这18项课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和思路,鼓励这18个项目组展开具有先进性、创新性、实用性的研究,真正做出有利于我校发展的优秀项目。本次校级课题答辩会的成功举办,也进一步创建了我校浓厚的学术氛围,将我校的科研工作延伸到了一个新的平台。